技术回顾 | 广州爵士音乐节现场扩声杂记
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的广州爵士音乐节,由格莱美获得者RonCarter和钢琴王子罗宁等爵士乐大师领衔的表演,调音师作为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此次音乐节的音响制作中,在此从更专业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他们所参与的四场演出工作的点点滴滴。
2018年12月1-9日,于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的广州爵士音乐节隆重上演,由格莱美获得者RonCarter和钢琴王子罗宁等爵士乐大师领衔的表演阵容为广州听众带来了多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
调音师作为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此次音乐节的音响制作中,在此从更专业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他们所参与的四场演出工作的点点滴滴。
首日,二沙岛户外音乐节
首日,由广州爵士音乐节参演团队带来的二沙岛户外音乐节的外场演出在星海集团的户外草坪举办。本场演出由小波乐队及朱海明四重奏乐队呈现。
在调试过程中,爵士演奏家之间频繁互动,这就要求调音师能够迅速判断出演奏乐段的主体乐器是哪一件,并予以适当突出。
在solo乐段结束后,再快速调整各个乐器的音量,使各声部达到新的平衡。而这种动态的平衡始终贯穿在爵士乐表演中,调音师则需要作出快速和精细的调整。
爵士乐不同于摇滚乐或者流行乐的地方在于每个乐器都会轮替作为乐段的主体进行solo,而摇滚和流行的乐队平衡几乎不会有太多变化,这也是爵士乐的魅力所在。
作为调音师首先应该还原作曲家的想法,贯彻到技术层面就是注重乐队的平衡问题,这在爵士乐扩声中尤为重要。
第二日,晗瞳爵士五重奏
乐队中的吉他手和鼓手是一对双胞胎,曾在德国深造并取得惊人成绩,不仅演奏水平极其出色,还具备极强的创作能力。该场演出的乐曲中有一首是由萨克斯手创作,其余全部为两兄弟的作品。
演出是在室内演奏厅举办,场地较小,乐器原声在场地任意一个座位都能听到,因此扩声的理念以补声为主。在做补声类型的演出时,要补充多大声压级需要有一个参考。
在这个厅演奏的鼓组,除了底鼓、通鼓需要补充以外,其他部件几乎不需要扩声就有足够大的声压级。所以,整场演出以鼓组为标准,为其它乐器进行音量补充。本场演出军鼓使用了两只Shure经典SM57话筒来拾取上下鼓皮的声音,beta52拾取底鼓,beta181c作为OverHead话筒。beta181是舒尔研发的一款可更换话筒头的话筒,有全指向、八字指向、心型指向和超心型指向四种选择,C代表的是心型指向。beta181c这款话筒在这几场演出中均有使用,它的特点在于能够承受极大的声压级,因而可以用于鼓组拾音。
| beta181c也非常适合用来拾取钢琴
音乐节有几场演出中三角钢琴开的是小盖,beta181c侧向拾音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话筒放置不会受到空间的影响,更加灵活。
| beta181c侧向拾音优势
这场演出的钢琴也采用了beta181c心型指向版本,在彩排之前将两只话筒分别指向高音区和低音区,靠近琴锤的位置,试图捕捉音头的质感。
但是在彩排过程中发现,整个乐队的编曲中,钢琴低音区的表现更丰富,而以上拾音方法所能拾取到的低音成分太少。经尝试之后将话筒分别放置于中音区一只,低音区和中音区琴弦交叉处一只,以此解决低频拾取不充分的问题。虽然使用均衡的方法或许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但还是应该尽量在声源处就获得适合的声音,以免均衡处理引入其它变量。
| 小细节得到的宝贵经验
如果对演出曲目不熟悉,可以在彩排过程中根据不同乐器在乐曲中所分布的频带以及所起到的功能作用来判断话筒拾取的声音是否适合这个乐队的编曲风格,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 爵士乐的混音思路与摇滚和流行音乐完全不同
以鼓组为例,底鼓的声音不需要很紧,大量提升高频做出打击感并不是爵士风格的底鼓。相反,它常常需要的是较软、松弛的音色。而且Ride(丁丁镲)、踩镲在爵士乐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节奏功能,因此在乐队的返送中需要更加关注是否需要向各位乐手发送这些节奏信息。
第三日,钢琴家罗宁爵士三重奏
第三日是由钢琴家罗宁带来的爵士三重奏,由一架YAMAHA三角钢琴,一把原声bass和一套爵士鼓组成。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演出中钢琴使用了三组话筒来拾音,其中两组话筒在扩声过程中使用。一组话筒由两只KSM137组成,一只用于拾取中音区,另一只拾取中音和低音琴弦交汇处。由于本场演出钢琴开大盖,且乐队摆位相对紧密,串音较严重。因此在演出过程中,话筒的实际位置比上图更靠近琴弦。另外一组话筒则由KSM313(铝带)组成,用音色较暗的一面来拾取钢琴的中音和低音区。
在现场使用时,钢琴独奏部分使用KSM313获得了一个很有特点的音色:
高频泛音较少,低频也较少。
据猜测低频较少的原因是八字指向型话筒背面在钢琴反射板附近拾取的低频能量与话筒正面在琴弦处拾取的低频能量存在抵消。由于现场扩声以补声为主,钢琴到观众处的直达声和扩声系统中重放的钢琴音色叠加后,得到的音色相比KSM137更好听。而在录下的分轨中,KSM137相比KSM313获得的音色更中庸,高频泛音和低频更多,因此可能更加适合在后期中去雕琢。
第四日,中国传统乐器和爵士乐混合演出
第四日的演出由王璁老师带来,这是一场融合了中国古诗词和爵士乐元素的演出。乐队配置主要是钢琴、一提、二提、中提、大提、长笛、双簧管(兼口琴)、巴松、竹笛、琵琶和二胡,其中,几乎全部乐器均使用了KSM137或141心形指向话筒,都获得了不错的音色。融合的问题,这场演出的难度在于如何将钢琴、提琴家族以及木管与中国传统的竹笛、琵琶、二胡融合在一起。
第一个问题是乐器的演奏动态,中国传统乐器的动态要么极小,要么极大,所以为了控制动态极大的乐器,使其能与西洋乐器融合,调音师在二胡上使用了较大的压缩。
第二个问题就是音色的融合度,竹笛就很容易从乐队中钻出来。由于场地较小,本场演出依然是补声,所以最终竹笛并没有扩出来。
第三个问题就是空间审美。
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乐器即使没有混响也可以让人觉得悦耳,但是高质量的混响是西洋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当二者同台演出时,调音师在扩声时使用了“让民乐也飘起来”的办法,给民乐加了较大的混响。不过遗憾的是,由于竹笛没有在现场扩出来,所以竹笛依然缺少混响,反思一下,不如将竹笛的混响发送改为“推子前”,只在扩声系统中呈现竹笛的混响信号即可。
在对比了KSM8和KSM9HS后,调音师决定给本场演出的主角王璁老师使用KSM9HS。由于王老师非常善于控制话筒的使用距离,所以KSM8双动圈解决近讲效应的功能几乎不起作用,而KSM9HS的驻极体特性能够捕捉更多的细节。
在使用动态均衡解决了唇齿音和轻微的近讲问题后,几乎没有太多可以修饰的地方。压缩方面,在一个合适的阈值下使用了较小的压缩比。虽然处理简单,但得到的人声非常稳定。好的歌手和演奏家真的是音响师的福音。
此次音乐盛宴,将爵士乐的巨大的魅力带给大家。其中,有舒尔专业精湛的音频产品、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调音师等专业工作人员的全力以赴。通过分享他们的经验,能让乐友们进一步了解到优秀的舞台音乐的诞生经历,提供可贵的案例分享。希望舒尔产品能够成为更多专业人士的选择,为创造美妙的音乐而不懈提升!